它,始建于南宋时期,
它曾以“鹅湖之会”闻名天下,
千百年来,
它几次兵毁,又几次重建,
却依然风貌不减,格局完整;
它,就是——鹅湖书院。
鹅湖书院简介
鹅湖书院俯拍全景 | 落榜进士 摄
铅山县鹅湖书院坐落在鹅湖镇鹅湖山北麓,为古代天下四大书院之一。鹅湖山原名荷湖山,因山上有湖,多生荷,故名荷湖。传说东晋时,荷湖山有隐士养有红鹅,后红鹅腾云驾雾而去,鹅去湖空,便改荷湖为“鹅湖”。唐大历年间在鹅湖山建峰顶禅寺,后在山下建仁寿院,因山名而改称鹅湖寺,南宋时期有朱熹、吕祖谦及陆家兄弟在此讲学辩论。为纪念“鹅湖之会”,后人在寺旁建“四贤祠”。南宋淳祐十年(1250),宋理宗皇帝赐名“文宗书院”。明朝重建时,称“鹅湖书院”。
鹅湖书院 | 吴人少白 摄
鹅湖书院,自南宋至清代,八百多年来,几遭兵毁,又几次重建。其中尤以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整修和扩建工程规模最大:新筑山门、牌坊、大堂、泮池、拱桥、碑亭、御书楼;两侧更修建厢房数十间,作为士子读书之所。康熙皇帝还为御书楼题字作对,门额题为“穷理居敬”,联语为“章岩月朗中天镜,石井波分太极泉”。至今牌坊、泮池、后殿、厢房等建筑保留尚完好;泮池两侧的厢房内,尚存明、清两代古碑14块,是研究这座书院历史的珍贵资料。目前,鹅湖书院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铭华 摄
书院前面有石山作屏,山巅巨石覆盖,石尖耸立,千姿万态,突兀峥嵘。左右两侧山势合抱,重峰叠峦,苍翠欲滴。其左侧山顶,还有飞瀑倾泻而下。书院所在的山谷小平川,更是古木参天,曲径流泉,幽静无比。而书院院内建筑错落有致,是一处读书的好地方。
“鹅湖之会”
南宋淳熙二年(1175 )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鹅湖寺举行的一次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第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黄建新 摄
鹅湖之会以朱、陆双方辩论的“为学之方”,表现出朱熹与陆九渊在哲学上的基本分歧点。陆九渊提出“先立乎其大”为出发点。认为自古以来圣人相传的“道统”只是“此心”。主张只有认识“本心”,才犹如木有根,水有源。朱熹认为先于物而存在的“理”在心外,即“宇宙”之间。陆九渊的心学传至明代,经王守仁的发展,形成一个比较精致的哲学体系,世称“陆王心学”。它为程朱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在对理获取的途径上提出不同见解,曾对明清两代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朱熹的理学博大精深,被后代统治者尊为“大贤”,被学者奉为“万世宗师”,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辛弃疾与陈亮会于鹅湖寺,“长歌相答,极论世事”,共商复国大计,史称“鹅湖之晤”,也称“第二次鹅湖之会”。
游览鹅湖书院
习小远 摄
鹅湖书院不仅仅是祖先留下来的文物古迹更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阵地这里是户外活动、爱国教育、文化传承教学的绝佳目的地
到达鹅湖书院景区
入口处匾额上“鹅湖书院”四个大字醒目地映入眼帘
【礼门】
书院四周有山有溪,环境幽雅下车直接从礼门进额匾上书:鹅湖书院阴额“圣域贤关”是清朝道光年间的县令李淳所题
黄建新 摄
这边是西大门,还有一个写着“仁山知水”的东大门它们是书院和外界通联的主要门户
【头门】
黄建新 摄
书院的头门
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
北向前照壁,南通一进院内
五开间,明间、次间脊檩前敞厅
悬山,稍间硬山,出五山屏风墙
明间中立大型木质对开版门一樘,抱鼓石一对。
其上大匾:“敦化育才”。
【青石牌坊】
进入大院,入眼便是青石牌坊这牌坊可不简单,图案和雕塑都是有寓意的比如石坊上有18尾倒立状的青石鲤鱼雕塑那是寓“鲤鱼跳龙门”之意
吴人少白 摄
虽历经岁月打磨牌坊依旧光鲜亮丽
【敬惜字炉】
敬惜字炉在“义圃”门旁是焚烧字纸的炉子警戒后人“读书当因敬而惜字”
【状元桥】
吴人少白 摄
落榜进士 摄
青石牌坊后面的石拱桥是状元桥据说是只能考中状元或迎接高官时才能过
【泮池】
吴人少白 摄
习小远 摄
状元桥下是泮池,两旁各有一碑亭泮池是半圆形,是明景泰四年凿成的夏天的时候来这欣赏睡莲和红鲤鱼很美
【仪门】
第二进为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建筑格局为六榀五间门额上悬“道学之宗”之匾
落榜进士 摄
廊柱上挂有楹联:
既有学规传白鹿
可无泮水浴红鹅
【讲堂】
穿过仪门
就看到了讲堂
讲堂是鹅湖书院
传道授业解惑之场所
讲堂的门前柱上有楹联:
自古乾坤惟此理
至今山水有余光
吴人少白 摄
鹅湖书院的讲堂是三开间敞厅,叠梁式两边墙壁上分别写着忠、廉、孝、节四个大字
【清风堂】
红粉飞飞 摄
红粉飞飞 摄
清风堂是铅山县廉洁文化教育基地
忠孝廉节四个字下
写的都是铅山有关的廉洁故事
令人警醒
【碑刻】
鹅湖书院现存古代碑刻共14通
其中:东碑亭内现存碑刻4通
西碑亭有碑5通
仪门后两厢有碑廊
东廊嵌碑二,西廊嵌碑一
御书楼前廊东端嵌碑1通
西大门外右侧院墙嵌《告示》碑1通
【文化展示厅】
讲堂出来可直接去文化展示厅这里展示着鹅湖书院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它的前世今生
落榜进士 摄
看了士子问学才知道古代的书院也不是都为了应试考取功名的比如宋代书院教学室就是以自学为主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
【御书楼】
御书楼最后逛它位于书院南端的最高处上方悬“穷理居敬”是康熙皇帝手书还赐了对联,来彰显他阐扬理学之功
吴人少白 摄这里原来是书院的藏书阁
吴人少白 摄边走边逛,时间在这里被忽略了进入一种明净纯真心灵境界爬满青苔的古树、荒废的洗墨池墙头瓦楞间的时光宁静清幽到处都散发着温和淡雅的书卷气息
【号舍】
东、西外院以仪门两旁配屋为界南进,纵列二排士子号舍
系士子潜心修业、孜孜研读之场所号舍的门口都挂着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
【其他】
随着历史的更换变迭文化依然历久弥新那些散落在书院的每一个角落的印记都承载着文化的使命,不断前行
落榜进士 摄
滢宣 摄
“文墨传真意,丹青吐芳华”站在这座跨越千百年岁月的鹅湖书院感受到强劲浓厚的文化脉搏这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古迹值得每一个人过来一观
(来源:上饶文旅之声、铅山文旅)
请输入验证码